当前位置:边贸网 >> 边贸资讯 >> 牡丹江市突出大项目 “抓手”拉动大跨越
     

牡丹江市突出大项目 “抓手”拉动大跨越

记者日前从牡丹江市发改委获悉,牡丹江市将对俄经贸作为重点,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实施投资拉动的主要抓手和关键措施。今年,全市组织推进市级重点项目200个,其中:开工建设150个,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;力争50个前期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为了更好地打造陆海联运大通道,突出抓好立体交通网络的项目建设。大力加强铁路、公路、机场建设,打好公路建设“三年决战”,畅通城市发展通道,提升产业发展能力。重点抓好牡绥铁路、哈牡城际铁路、飞机场跑道盖被、机场搬迁、牡绥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特大项目,开工建设鸡西至牡丹江、宁安至杏山、牡丹江至绥芬河等4条高速公路,确保牡宁高速、老黑山至省界、林口至大罗密等公路项目交付使用。

同时,突出抓好商贸物流项目建设。依托陆海联运大通道优势,以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为目标,加快构建口岸过货物流、制造业物流和城市商品配送物流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体系。重点抓好华晟物流中心二期工程、金盛国际物流园区、双合果菜对俄直通车基础设施、润恒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及各县(市)物流园区,开工建设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区、哈工大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,加快推进邮政物流配送中心、木材物流中心、粮食物流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。同时全面做好第二届东北物流联盟年会的筹备工作。

依托哈牡绥东对俄产业带,抓好301产业带园区建设。面向两大市场,利用两种资源,放大口岸效应,大力发展境内外园区。重点抓好市开发区、6县(市)园区和康吉工贸园区等境内外园区建设,加快辟建综合保税区,争取在俄辟建新的工业园区,全面搞活绥波、东波两个互市贸易区,加快培育出口加工、进口资源加工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集群,强化301对俄经济带对沿边开放先导区的支撑功能。

据介绍,2009年,是牡丹江市追赶跨越的关键之年,是应危机、保增长、促发展的争胜之年,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的责任重大。今年无论是宏观环境和市场外部的变化,还是全市追赶跨越的内在要求,机遇与挑战并存,困难与希望同在。2008年,金融危机席卷全球,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,对牡丹江市项目建设、招商引资、企业经营、外贸出口、就业创业等构成冲击。同时,国务院出台“国十条”、产业振兴规划、适度放宽贷款规模限制等政策措施;黑龙江省委、省政府做出公路建设“三年决战”、打造“八大经济区”等战略部署,创造了难得的“四低”发展机遇:材料价格低、贷款利息低、建设成本低、用工价格低。这些都为牡丹江市加快沿边开放,推动工业立市和金融强市,加大基础设施投入,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,吸引国内外投资,创造了历史性机遇。

2009年,牡丹江市围绕市委全会提出GDP和财政收入实现“双六”的目标,发展改革和招商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,以大招商、大项目、大投入为动力,深入推进贸旅牵动、工业立市、金融强市战略,加快产业升级步伐,做强“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”,全力打造黑龙江沿边开放先导区,以率先突破的决心和志在必胜的气魄,引领全市经济追赶型跨越式发展。
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中俄经贸时报

内容广告位-3